发布时间:2023-05-05 10:57:34 环保新闻 来源:传志环保网
自从垃圾分类开始强制执行之后,像深圳、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夜之间,原先随处可见的垃圾桶不见了。小区里的垃圾桶撤掉,改成集中分类投放垃圾,这个可以理解,也是合理的;但是大街上的垃圾桶也撤掉了绝大部分,甚至在主干道、繁华地段,走一公里都见不到一个垃圾桶,实在让人懵逼。
这种偷偷摸摸撤掉街头垃圾桶的行为,被专家解读为这是为了制造“不方便”,倒逼大家逐渐养成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和减少垃圾产生量的意识,要让大家认识到扔垃圾是有条件的、有成本的,撤掉街头垃圾桶可以降低社会成本、优化垃圾分类管理,这是参考了国际先进经验。
从这里大家也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在中国,“专家”有时候是个贬义词。总有那么一部分所谓专家,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说什么“国际惯例”“国际先进经验”,对自己不利的,再好的“国际惯例和先进经验”也是视而不见、充耳不闻、只字不提。
有些国际惯例确实可以套用,有些就不能生搬硬套了。场景不同,方法和结果就会不同。比如说街头垃圾桶,中外的场景就大不相同,像深圳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比很多欧洲国家的全国人口还多,人多产生的垃圾自然就多,还有生活习惯不同、文化观念不同、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同、法律法规不同等等,这些都是影响垃圾处理的重要因素,抛开这些单纯谈垃圾桶的数量,给人感觉有点耍流氓的意味。
如果撤掉街头的垃圾桶可以解决乱丢垃圾的现象、让大家把垃圾带回家再丢,那么撤掉街头的公共厕所是不是也可以解决随地大小便的问题?倒逼大家把屎尿带回家再拉?街头的垃圾桶应该是先增加,让大家养成把垃圾丢入垃圾桶的习惯,然后再适当减少,这时候即使不方便,也会努力找到垃圾桶再丢,或者就尽量避免产生垃圾。还有,需要进行大数据分析,合理的设置垃圾桶的数量和摆放地点,同时要积极的宣传引导。